早上醒來,
很幸福地吃著昨天的草莓,
一面翻閱著房裡的雜誌,
這是在此生住過的飯店中,
看過最有音樂氣息的雜誌了,
整本從目錄中可感受到音樂之都的氛圍,
介紹著音樂家海頓、樂器的介紹、美術的介紹------
每一頁的圖與文,都是如此用心的精美,
差點因此失心瘋給了大筆的床頭小費,
後來是很理性的到櫃檯換了剛好的零錢,
行李收很快,
因為想留多一些時間好好體會維也那。
滿懷期待的坐上車,
經過環形大道不經意的拍下了Café Museum,
這是克林姆、席勒(1890~1918,Egon Schiele)---維也那分離派藝術家聚集的地方,
它位於分離派會館的對街,
宮殿般的中央咖啡館也是許多人必去的景點之一,
之前聽布拉格好友說了不少環形大道上古老建築的故事,
這一刻的我很想把行李拿下車,
任性的說著:「我要留在這裡研究享譽世界維也那咖啡和咖啡館---」。
接下來是自由參觀時間,
上方這張由Vicky拍攝的照片有沒有很熟悉?
交響情人夢電影的前篇一開始,
千秋王子就慢跑經過這裡,
看到那一幕,都快尖叫道:「我們有去過!!!!!」
凱爾特納街由聖史帝芬大教堂為起點,一直延伸到國立歌劇院的中心街道,
各式精品和餐廳在兩旁,
時常見各式樂器的表演。
亮晶晶的街頭藝人,
有猜到他在模倣誰嗎?
靜止中的提琴手
我們剛好趕上了一個遊行隊伍,
樂手的帽子有各種造型,
這邊的路比較好認,
原因是至少可以記下常見而且念得出名字的精品店位置來辨識,
路名看不懂也無所謂了,
很喜歡這種可以自由散步的時光,
玩著滑板車的孩童和馬車,
哇!!!!!聖史帝芬大教堂到了!!!
有沒有那麼容易走到呀!!!!
2009年是紀念海頓逝世200周年,到處可看到相關音樂會。
身穿宮庭服飾的音樂會售票人員一直跟我們介紹曲目,
我們微笑地說:我們就要離開了,可以跟你拍張照嗎?
沒帶地圖隨性地走著走著,
讓我瞄到小巷子中的樂譜店,
加快腳步來到了櫥窗前,
看見了Ve當年從維也那帶回的明信片,
就是這一張,
又遇見了海頓,
還選了一套海頓的音樂,
開心地帶著他的音樂回家。
買到了心愛的紀念品,
也逛了一些書店,
我們可能是太過於興奮,
沒有注意到餓不餓的問題,
這九天以來品嘗各式美食,
到其中的某一天,
先生覺得每天都吃太好了很懷念陽春麵,
我們就約定好,
一回台灣,
就要吃很台很台的食物來過一下癮,
當天中午兩人在連鎻海鮮餐廳中合吃一客,
就去超市買莫札特巧克力了,
宮庭服飾的音樂會售票人員也正好在這兒買東西。
走到一個不知名的中庭,
(看見右方的十字架了嗎?後來作功課才曉得這是皇宮禮拜堂)
很安靜,
享受著片刻的悠閒時----
一位位穿著古典的女仕們走來,
他們是演員嗎?或是舞蹈表演?
我兩幻想著其中一位演大小姐,
跟在後面的是奶娘,
走在前頭的都是他們的樸人,
一面編織著故事一面拍攝他們---
很準時的集合,
集合前,
還依依不捨的想就這樣賴著不走了。
如果夠幸運的話
我們可以參觀到白水公寓,
白水先生擁有「奧地利的高第」之美稱,
最著名的作品就是1985年在維也納落成的一棟市營公寓集合住宅,也就是每年吸引千萬遊客一窺究竟的『白水公寓』,
我們是幸運的,
就這麼順利抵達了白水公寓,
有種走入旅遊探險頻道的感覺,
我們仰望著內外的瑰麗色彩,
洗手間也很有趣喔!
他正欣賞著克林姆的作品。
還有好多展示館想逛,
還有好多音樂家故居還沒探訪,
因為時間的關係,
關於維也那的一切都要留到下一次了。
候機時跟Vicky借一下莫札特小屋的票來拍照,
不曉得是不是因為玩得太開心,
歸途一路沒睡,
機上看了四部電影,
維也那—曼谷---台灣,我們回來了。
假期結束了嗎?
不,
我們還緊接著台北之旅,
抵達機場後,
信用卡贈送的免費接駁到台北市,
一直到吃了些很簡單的台式料理之後才正式休息,
哈~~
捷克遊記終於告一段落,
我們的蜜月也在五月一日滿一周年,
期待新的動力完成新的遊記喔!